人物简介:张予嘉,出身哈尔滨,2012年毕业于哈尔滨第三中学,2013年4月来日留学,同时进入名校志向塾学习文科通年课程,在6月留考中取得724分的好成绩。2013年10月起陆续考取早稻田大学政经学部、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一桥大学商学部和东京大学经济学部。2014年,入学东京大学经济学部。
选择留学日本
张予嘉话不多,但偶尔露峥嵘,会蹦出经典之语。刚开始接触他,你会诧异这么木讷、腼腆的学生怎么能一下子过了多所名牌大学的面试试炼,多谈之后你会发现,他还是很有内涵的。
张予嘉高考过后与志望校擦肩而过,于是毅然留学,美国学费高昂,他把目光投向了日本。
2010年,张予嘉与家人一起来日本旅游过,走过了大阪、京都、富士山、东京、新泻等地,对日本的印象很好,用他的话说就是“地灵人杰”,所谓“人杰”就是和善、讲究礼仪。他承认,那次旅游对他后来选择留学日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高考后之后张予嘉开始自学日语,用的是传统日语教材《标准日本语》。他说中学时看日本的原版动画片就觉得挺有意思,对日语有了亲近感。学了两个月日语,他考过了J-TEST的E级。
幸福的张予嘉
来日本之前张予嘉对在日本考大学的事不大了解,只知道要考托福,其他就不知了。
2013年4月20日,张予嘉来到日本,一周后他就到名校志向塾报到了。原来,为他办理留学手续的哈尔滨留学中介滨才与塾有合作关系,张予嘉的父母在滨才了解到塾的功用,在出国前,父母就为他报了塾的通年课程,告诉他好好学习就行了。父母说对他说:“名校志向塾是一位东京大学的博士办的,信誉很好。”后来,到塾之后他才知道,塾里还不止一位东大博士呢。塾里东大出身的老师占了一半以上。
父母替他报名塾,塾又为他代理报名了6月留考。幸福的张予嘉只要每天来塾上课就可以了。但是,当时他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时间紧迫,文科留考课程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离留考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他就每天语言学校一下课就来塾,一天看视频五、六个小时,那段时间夙兴夜寐,手不释卷。
张予嘉对教文综的丁瑞老师、张亚新老师印象深刻,“作为老师该有的优点他们都具备了,思路清晰,很有条理,让学生能跟上节奏。他们是最好的文综老师。”在学习文综的过程中,张予嘉发现:国内文科知识与日本的很不一样,地理部分共通的知识多一些,中国的政治在日本根本用不上,经济部分差异也很大,留考内容以考查日本经济为主,历史部分国内是主观题,日本着重考史实。
不单是文综,陈佳云老师教日语读解让人受益匪浅,陈老师能够分套路来分析解释日语文章,不但分析的有理有据而且讲课方式也绘声绘色,让他对留考日语答题方法豁然开朗。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许乃傲老师和姜诗扬老师简洁明快的讲课方式以及孜孜不倦回答同学问题的热心也对他启发颇深。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张予嘉埋头在留考知识里,于是奇迹出现了,在6月留考中他考出了724分的高分。10月,他考出了101分的托福成绩。
考上四所名校
张予嘉报考了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一桥大学、京都大学和东京大学。考早大政经学部之前,他得到了塾里的林骐骅老师、陈佳云老师的校内考小论文指导。“校内考笔试不难。”考试之后,张予嘉感觉轻松。但是面试时他很紧张,毕竟这是人生第一次重要面试。教授问他:“为什么报考早大政经学部?”他一紧张居然脱口而出:“其他大学没有政经学部。”教授提醒他:“其他大学也有。”他这才缓过劲来,阐明早大政经学部的特点。
张予嘉报考的第二所大学是庆应,提交留考成绩后只有面试,“面试感觉就是和老师说一些家常话。”第二次面试张予嘉轻松过关。
张予嘉报考的第三所大学是一桥大学,一桥在学的林骐骅老师又给予他校内考对策指导,笔试是张予嘉的强项,读解是他的特长,一桥的笔试纯粹考国语,他顺利过关了。
京都大学的考试对张予嘉来说是个惨痛的教训,校内考要求两个小时写两篇小论文,他只写出了一篇,因时间没有把握好而落败了。在后来准备东大考试的过程中,他很好地吸取了京大失败的教训。
走向成功的路上其实还伴随着苦涩的失意,虽然在6月留考中取得了好成绩,之后他有所松懈了,注意力开始转移,学习的强度降低,以致11月留考成绩比6月降低了30分。
“考东大就找陈老师”
张予嘉最后冲刺的是东京大学,2013年12月初东大报名提交资料审核,1月25日得到通知第一关过了。但是当时张予嘉对东大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能考上东大,考上一桥就很满足了。”他首先准备2月8日一桥的考试,考完一桥之后才开始挑战东大。
考东大的难关是小论文,张予嘉说自己起初写小论文举例不当,凌乱无章。陈芨老师用最专业的方法训练他按照逻辑程序来写小论文,让条理清晰起来。“没有陈老师鞭策,我就考不上东大了。”他由衷地说。
陈老师经常督促他写小论文,最多时张予嘉一天写四篇,逐渐找到感觉后,陈老师又开始训练他的速度,掐着时间写,一个小时写一篇。
考东大之前两个星期,张予嘉几乎天天来塾找陈老师,陈老师为他批改小论文,详细分析张予嘉的文章内容是否客观、逻辑是否合理、观点是否新颖,而且提醒他用语不能“中国化”,要用和语……陈老师还向他推荐了几本“特别启发人”的参考书,如东大经济学部教授伊藤元重的论著。
2月25日,东大的校内考有两道小论文题目,一是有关“东京一极集中”问题,二是“先进国家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情况”,一看题目,张予嘉认为不是特别难,他把平时学到的辩证思考的方法来全方位、立体地分析问题,并结合自己国家的现象来说明。“两个半小时写几千字手都写酸了。”他回忆着考试的情景,从凌乱无章到胸有成竹,张予嘉实现了质的飞跃。
3月17日,张予嘉参加东大面试。事前,陈老师指导他面试,修改面试稿,事后张予嘉感慨地说:“面试问题中有80%陈老师都替我想到了。”
3月22日张予嘉得到合格东大的通知,看到自己的考号,他十分激动,他第一个想到的是给陈芨老师打电话:“谢谢老师,我合格了!”千言万语都凝聚在这一句里了。接受采访中,他幽默地说:“谁要考东大就找陈老师去。”
锦上添花得到奖学金
考东大前,张予嘉通过名校志向塾申请了Mabuchi国际育英财团的奖学金,准备3篇600字的日语小作文并提交留考成绩单和个人资料后,到财团面试。3月7日,被告知录用了,这为张予嘉的留学之路锦上添花。
张予嘉回顾这一年来的考学历程,有奇迹般的成功,也有遗憾的落马,他最想对留学生后辈说的是:“要一步步把未来规划好,未雨绸缪胜过背水一战,‘背水’反而会适得其反。在塾里勤学苦练,和老师多多沟通,东大等名门大学并非可望不可即。”
在考大学的过程中,怎样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张予嘉为留学生们提出了一个很有实践性的课题。(名校志向塾供稿、黄文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