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学员心声 > “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东京大学合格者臧同学专访
“无敌是多么——多么寂寞~”—东京大学合格者臧同学专访
2022-03-30
臧同学 · PROFILE



来日时间:2020.10

报塾时间:2019.4


合格院校:

東京大学 · 文科三類

一橋大学 · 社会学部

大阪大学 · 文学部

名古屋大学 · 文学部

九州大学 · 共創学部

北海道大学 · 文学部

筑波大学 · JapanExpert日本語教師養成コース

千葉大学 · 文学部

東京外国語大学 · 国際日本学部

早稲田大学 · 政治経済学部 & 文化構想学部 & 社会科学部

関西大学 · 文学部



名 · 师 · 点 · 评

果说臧同学堪称留日圈的卷王,估计听不到太多异议。21年6月、11月EJU全科均满,蝉联两次日本境内文科状元。而往前推半年,他还是一位因为数学分数不理想,与东大一审失之交臂的学生。

看他拍摄的数学习题册的照片,一本本练习册告诉我们,没有谁的荣誉背后不是辛勤奠定的。尽管他声称感谢每一位付出过的前辈和老师,但最应感激的,一定是自己的坚毅。托福亦如此。坊间传闻家考托福或有猫腻,因此臧同学坚持线下考试,最终取得110分以上的优异成绩

流利的日语、标准的发音,让东大教授面试时开玩笑说他无需研究二语习得,他本人已解决了这个问题。流畅自如的书写能力、精益求精地一改再改,相信臧同学未来会是相关领域的翘楚。

——????金牌讲师 · 蒋老师????

就在4.3(日)东京时间17:30

名校志向塾Insights将有请名师高徒联袂出演

与大家共享一代卷王

跌(qi????)宕(qi????(qi????(qi????

de考学历程!

请大家务必不要错过限量席位⇣⇣⇣


“日语高考没法发挥出长处”


回顾日本梦的开端,臧同学回忆道:开始学日语完全是出于兴趣。我当时喜欢看日漫和日剧,再加上初一的时候不是很忙,就想着学一门外语玩玩。后来到高中要决定进路的时候,我研究了一下日语高考,觉得完全不能发挥出日语上的长处,毕竟英语高考也能考到140多(嗯??)难得学了4年日语,要怎么发挥出这个长处呢?那就来日本呗。”


“只有考上东大,才允许你来日本”


臧同学的语气非常轻松,但面对这位在两年的考学期间几乎以“大满贯”的气势拿下成堆合格通知的大佬,笔者心中已生出12万分的好奇。这其中最先浮出的疑问是:同学在考学第一年就已经合格了大阪大学和名古屋大学两所名校,为什么没有进学,而是选择再考一年呢?
“主要还是因为第一年东大落了”臧同学笑着说:“当初父母其实并不同意我来日本,但我其实初中的时候就一直暗自想来日本,想考东大。最后说服父母的结果是‘只有考上东大才允许你来日本’。不拿东大以外的学校做第一志愿这一点可以说是双方的“共识”。
“另外我19年的时候有尝试着参加过一次留考,而2020年底考试的时候数学只比那次高了2分,那边直接把总分拉下了700。所以虽然文综和日语都还可以,但总有一种自己还没有尽全力的感觉,合格阪大和名大,也感觉只是在吃老本,而我对这种半吊子的状态不是很能接受。同时心态上也感觉只是在还没有做好进入大学的准备,说白了就是‘我连留考数学这种基础的东西都没搞懂,进了大学又能怎样呢’。所以虽然两所大学环境都确实非常好,也非常感谢它们让我合格,但当时考虑一番后还是决定辞退。”
化东大 “落第”的 “悔しさ”为动力,臧同学在第二年便以破竹之势接连获得两次留考满分,一雪前耻,斩获了东大在内众多名校的合格。

*仿佛散发着“你们能有几张??”气息的录取通知书集锦

面对笔者崇敬的眼神,臧同学表现得非常谦虚:“我觉得运气的成分还是比较大的,对我来说应该是努力和运气四六开吧”。然而考虑到这幸运已经连续发生了两次,小编忍不住向他询问有没有什么“独家”的学习方法。


“独家”的学习方法
对此,臧同学表示:

“首先日语的话我18年就已经拿到N1了,所以留考的话每次日语都是满分,可能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经验。”(是的,没有 

但反过来说,如果大家冲着N1 160分以上备考的话,只要具备了足够的日语能力,留考的日语题就会迎刃而解。虽然听读解这种需要视觉和听觉同时处理信息的出题形式可能还是需要一定的训练。但只要日语水平是足够的,剩下只要习惯留考的出题形式就好,不必太过担心。”
“文综的话,其实就是一个’暗記ゲーム’,背多了分就有了”说到这里,臧同学大力PR了名校志向塾资深讲师陶老师的讲义:“我从开始学习文综到满分为止,90%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了陶老师的讲义上。讲义里把至今为止的留考中所有知识点都网罗得十分全面。另外,陶老师每次上课还会出一些模拟考题,而在利用这些模拟考题复习旧知识点的同时又能吸收一些新的知识点”同学表现得非常激动:“所以我基本上把陶老师所有的讲义都背了下来,同时每次考题里面发现的新知识点,我也都会吸收进来。”面对有点惊讶的笔者,臧同学笑道:“毕竟陶老师做的太好了,只能说一句yyds。”
陶老师的讲义及模拟题





最后,提到“两年中只进步了2分”的数学,臧同学表示:“去年2月份到5月份,我几乎全花在数学上。主要用的是日本的参考书来学习。第一遍做题的时候如果一道题过了那就暂且可以放过,但是第一遍没做对的题就要隔一天再做,隔三天再做,隔五天再做,隔七天再做……这样每道错过的题都会至少做上四到五遍,这样做完了三本参考书。虽然三本书的水平本身差不多,但考察角度不同。”他表示:“主要是因为一本书上的题做多了就记住了,所以就换几本练练新题,顺便检验学到的知识是否能灵活运用,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大概就有七八个小时。”

问及推荐的参考书,同学特别推荐了《基礎問題精講》:“这本书非常“浓缩”,只有100多道题,最慢最慢一个月应该也能做完。如果把这些题都做到烂熟于心,并且考试正常发挥的话,我觉得150、160应该没问题。虽然我没考到过这个分数,” 臧同学表示:“我直接就满分了。”
“其实满分多少还有有点运气成分的。六月考试的时候有一道题就是做过的参考书上出现过的经典模型,直接可以照搬解题。我当时还以为6月的考试怎么着都要错一道题呢,”臧同学笑着说:“结果运气比较好全对了。”

*《基礎問題精講》

有被扎心到的笔者紧接着在试图挖掘臧同学在考学中遇到的困难时收获了名语录:

“我觉得只有东大让我感受到了挑战”

**** · ****
因为我之前落过一次,还是在书类落的,所以这一次虽然分数看上去是够了,但还是很担心其他材料会不会出问题。像是志望理由书,我提前三个月就写好,然后和蒋老师和陈老师反复修改了无数次,但即使这样直到出愿之前心里还是很虚。

臧同学思考了一下,又更正道:“同时心理上也会比较煎熬。因为东大的书类选考完全就是一个“盲盒”,完全不知道是依据什么来选拔。比如我有一个国内同学高中出身“名门”,留考分数也接近满分,但是很普通地在书类选考就落掉了。面对这种“盲盒”式选考,我认为我们能做的就只有把自己所有的材料和分数都拉满,做到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如果这样还落,那我觉得也只能认了。”


考东大的秘诀就是把所有的进度条全部拉满


问及“东大和其他学校有本质区别吗?”臧同学笑了:“这个问题,我也问过陈老师和蒋老师。”他归纳道:“老师们认为有一点非常重要,即:东大会格外看重学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对报考的专业和相关领域是否有清楚的认知,例如研究的历史、现在最先端的研究是什么样的。为了达成研究目标,需要在大学阶段学什么知识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志望理由书中体现出来。只有这些都想得够清楚,表达清楚,才有可能通过一审以及面试。

“另外小论文更是着重考查思考能力的环节,不止要求思考的创新性,还需要能把思考清楚地传达出去,保证表达足够清晰易懂。单单只有一个新颖的想法却表达不好是不够的。”问及小论文的技巧,臧同学回道:“我的话会比较注重逻辑。如果在文章中能保证不论读者是谁都可以顺畅地从前一句话推出后一句话的内容,且每一句话都可以这样连接起来的话,文章的行文就会非常舒畅。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按自己的逻辑可以往后推得出来下一句话,但其他人就不一定是这么理解的。这就是一种逻辑的跳跃,而发现自己文章里逻辑的跳跃的能力就需要长时间大量的练习了。

说到练习,他又大力推荐了东大班的小论文课

学 · 员 · 心 · 声

“东大班特别好的一点就是课上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文章,因为课上大家都会就同一个题目进行写作。

我每次都会去看其他同学的逻辑是否通顺。看到别人的文章之后,我会试图找出他们文章里让我觉得有逻辑跳跃的地方,然后再带着这种批判的看法回看自己的文章,用看其他人文章的眼光去审视自己文章中的逻辑有没有条理。”

说起今年考试方面的变化,臧同学提到:“虽然考察方向整体没变,但题目难化了。文三今年的题目只有30多个字,方向是传统和革新相关,要求举出身边的事例来论证。因为线上提交的形式下网上可以搜到各种历史上的奇闻异事来做高大上的例子。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考察学生的思考习惯以及能力,就是要看他们对于身边的种种现象有没有自己的观察思考,是否能发现他们之中体现的题目中的传统与革新,而这种‘身近な例’是没有办法从网上查的,我觉得这种考察就是东大考察以小见大的地方。
谈到面试,臧同学表示虽然国内的同学可以选择线上面试,因为自己人在日本,所以参加了线下面试,但和先前参加采访的几位东大合格的同学相同,臧同学也觉得今年教授很亲切,氛围也相对轻松:“今年只看氛围和问题难度的话,感觉甚至不如千叶或东外大。
但是话又说回来,面试的难度肯定也会和之前提交的书面材料以及论文有所关联,是基于之前的表现来决定的(毕竟进度条已拉满),并且不能保证每年都是这种氛围,就是因为面试充满了这种不确定性,我们准备的时候只能尽量往更高难度、更具体、气氛更严肃的方向去准备。因为练习的时候做好准备,习惯高难度、高压力之后,再遇到轻松愉快的面试的话,心态上也更能放松。
谈到面试准备,臧同学表示名校志向塾的模拟面试也帮助良多:“陈老师每次都会一针见血地指出我目前思考的不足之处。同时他本人也很有威压感,能让人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压力面试的感觉(啊这)”
关于面试中主要的考察点,他提到:“东大面试考察的主要还是对于对自己的课题有没有清楚的认识。不只是研究领域的现状,比如还会对研究的意义或者可行性,以及实际实行中会遇到什么问题等等进行更细致的思考。所以一定要对自己志望理由书中的内容有很清楚且全面的把握。”
说到这里,他也强调到:“东大要求在学生们在对专业一般的泛泛了解之上,进一步挖出更深入具体的内容,这点也是陈老师和我讲的。除了‘学校能提供我感兴趣的方向’,或者‘自己的课题和教授研究的方向相符’这些内容外,还需要提到更深层且具体的细节:‘例如教授的某篇文章中的某一点对我的课题非常有启发性,我针对这一点思考之后觉得自己非常需要在这里学习’。所以需要对自己的课题进行更深的挖掘。”
“合格与否其实在于你自己”


最后,提到疫情对于选考带来的影响,参加过多所大学选考的臧同学也非常有自己的见解:‘虽然今年可能确实竞争对手比较少,但是国立大学招生很多情况下是有一条隐形的基准线的。就算只有一个人考试,没有达到这条线的话也不会录取。也就是说选拔的时候不会在矮子里面拔将军。所以比起和竞争对手之间的较量,合格与否更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自己的实力。


给后辈的建议


1. 一定要好好学日语。即使面试准备不太到位,只要日语好+有储备,表现也不会太差。另外日语语音其实很影响教授对我们的印象。最好要多听多模仿,着重练习。


2. 积极收集情报,比如考试内容和难度之类。例如东外的面试是有英语提问的,我有一个同学英语实力没问题,但就是因为事前不知道会有这种题目,所以不幸发挥失常了。对于这种情报可以网上搜集,也可以多主动“勾搭”有经验前辈问问,尤其不只是合格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很重要。


3. 只要出得起报名费就一定要多报几所大学。可以抱着“考着试试“的心态广撒网,有兴趣的方向都可以试一试。同时在合格与否上也不用给自己特别大的压力,第一志愿以外的学校没合也就是损失一下报名费,如果合了还能有保底校。只是日程方面一定要好好安排,避免冲突。

(名校志向塾 ????????/写 · VAN/编)




同学们有任何入境或学习生活的问题,都欢迎进一步咨询名校志向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