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本期我们的主题是文科专业的大学院面试。
相较于面试形式相对固定的学部,大学院的面试根据专业不同变化多端。
*2022年度立教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科临床心理学专攻考试科目
下面我们就来解析一下大学院文科面试的基础套路吧。
在进入本题前,我们首先要明确大学院的目的。
根据日本学校教育法、大学院設置基準第三条、第四条规定,大学院修士课程、博士课程的目的如下: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院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主要目标,学生在此阶段需要将学部阶段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活用,在发现既存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的基础上,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上述不足提供解决思路。
同时,即便是毕业后选择步入职场,大学院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及技能也是基于研究能力的派生,后者是前者的源泉。
因此,大学院的考试对于学生的专业知识考查是重中之重。
多数大学院会选择用笔试+面试的方式对专业知识进行双重考查。
在多数情况下,笔试会更侧重于该专业的基础知识,通常会覆盖该专业的基础分野,并设置分支领域问题供考生选择作答,目的是对学生整体的专业水准进行考查。
而面试则多聚焦学生的研究计划书,研究计划书的构成根据专业不同而不同,但大多包含简介、问题意识、先行研究总结、研究方法(部分专业要求建立模型或构造图)、研究成果及贡献。
简介/问题意识 简介,指对于研究整体的说明,通常需要说明自己对该研究感兴趣的契机、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现象/课题。 问题意识,需要简要概括目前存在的研究和现实问题之间的差距,并在极短的篇幅内阐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简介。 *在研究计划书存在字数限制的情况下可将两者合并。 通常在面试开头教授问的“研究計画書について教えてください”这一问题,就需要回答该板块的内容。 这一板块的考查重点在于,考生是否能够逻辑清晰地阐明自己的研究内容及目的、考生的选题是否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是否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先行研究总结 在此部分中,考生需总结自己选择的专业分野现存的研究,并与自己的研究计划建立联系。 针对先行研究总结,教授通常希望考生对于自己所研究的分野的现状有一定的把握,这一点还是和上节中所说的“学术价值”和“新颖性”有关,毕竟先行研究总结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现存研究领域中被遗漏的部分,如在这一部分没有做好功课,面试时很有可能会被教授一句“你这个研究已经有人做过了,你没读到过吗?”、或是“你连学术界的现状都不清楚,怎么自己做研究?”噎得无地自容。 因此,在进行该部分的面试准备时,考生需要大量阅读和研究计划书题目相关的论文及书籍,尤其是最初提出相关概念、或是在该领域中做出极大贡献的文献。 研究方法 文科大学院的面试时间大多在10分-40分钟左右,而在面试时间较短的情况下,为了快速把握考生的专业素养,重视实证研究的专业(如经营学、社会学等)的教授可能会着重询问研究方法(多数情况下,文史类更注重先行研究)。 因此,在进行该部分的准备时,考生需明确是研究的分析手法(定性、定量或混合)、具体实施手法(面试、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所需的样本数、数据分析的软件、无效数据的筛选方法等。 而对于需要建立假说、模型的专业的考生,则需要思考如何仅用语言对假说、模型构造进行描述。 研究成果及贡献 指在研究顺利完成的情况下所具有的实际意义。 其他 虽说研究计划书是面试的重中之重,但也难保教授在面试时对该分野中的其他概念提出疑问。 因此,在面试准备时,除了将自己的研究计划书烂熟于心,也不要疏忽对于基础知识的复习。 部分大学会在面试中加入英语能力的考查,对于基础英语表述的准备也不可掉以轻心,各位可以提前准备一份研究计划书简介的英文版,以防万一。 和学部相同,在面试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志望动机也是必问问题。 此处的志望动机除去我们常说的来日动机和择校动机,还包含了专业选择动机和研究方向选择动机。 专业选择动机多针对转专业的考生,比如说小编本科学的是伦理学,报考经营学的大学院,教授就会对本人放弃hilosophia的原因十分感兴趣。 而为了把握考生的本科学习情况和研究背景,不少教授对于转专业的学生也会询问本科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毕业论文内容。转专业的小伙伴在准备面试时需要针对这一方面做好准备。 研究方向选择则和上节中的问题意识有关,考生需思考在偌大的专业领域中为何独独选择某一分支展开研究。如报考本专业,考生也同样需要回顾自己的毕业论文内容,并思考毕业论文与研究计划间是否存在联系。 同时,不少小伙伴在志望理由中会选择教授作为切入点,如:我想研究xx,贵学的xx教授是该分野的泰斗,我希望能在该教授手下展开研究,因此报考贵校。 在此情况下,则需要在面试准备时提前阅读教授的论文,把握其近期的学术关心。如大学方面在出愿时要求考生选择指导教授,则大多数情况下指导教授会作为面试主考官到场,建议考生务必对教授的学术成就进行提前了解。 部分大学可能会对毕业后进路进行提问,在此需要提醒报考专门职学位、研究者养成课程的小伙伴,报考前者的情况下,最好不要回答毕业后有读博的打算;报考后者则最好避免回答就职。 最后,还是学生性格问题,学生是否具备共同研究所需的基础交流沟通能力是考查的要点之一。 教授可能会问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以确认考生的语言表述和对研究学习的基本态度。 应对此类问题,学生在整场面试中需要格外注意自己的姿态和表情,要做到语言得体、从容应对。 作为参加过大学院面试的过来人,本人请来了编辑部的小编VAN和すずり和大家分享精(can)彩(jue)绝(ren)伦(huan)的面(cai)试(keng)体验。 VAN小编当年报考的是早大文学研究科的英文学course,并且本人一再强调:“我报的是日文入试的英美文学专业,不是SGU,不是SGU,不是SGU!” *注:VAN小编当年报考时还没有疫情,并不存在入试变更的情况。 然而,实际的面试却异常诡异,“面试是单人面试,但分为前半和后半,前半是英文的,后半是日文的,给我整了一个大无语。和我一起考试的日本人考生出来时个个脸色惨白,大概是有多位外教在场的英文面试给他们吓到了。前半的英文面试主要是问研究计划书,主要问了我研究计划书中选择的文学作品、作者和相关文论概念,微妙的是它的研究计划书却硬性要求用日语写。后半的日文问题则非常常规。” 而被问到有没有碰到其他“坑”时,VAN表示:“早大文研英文学的书类非常令人疑惑,在出愿时没有英语成绩要求(因为一开始实在难以想象会有这种事,所以最后居然是吭哧吭哧考完托福邮送完成绩才发现的),但是笔试又非常难,有英译日、文学理论评述,还有一题给了一堆文段,要求在其中选3个猜作者,还要综合评述文本和作者,最后还有给作者的名字选3个对其进行评述。除了和译都是日语、英语作答皆可。” 结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出愿时要是不用交英语成绩,总有别的地方会考,不要掉以轻心。 *早稲田大学・戸山キャンパスアリーナ 对于大学院文的面试,すずり小编同样有话说,“面试时考英语,我也碰到过!我今年报了一桥的社会学研究科,面试也被问了英语。当时对面给了我一张纸,上面有两段英文,教授要求我翻译划线句子,我刚翻译完第一句,教授就说时间不够了,让我不要翻译第二句,直接阐述一下对第二句话的观点的看法。” 结论:面试准备时不要忘了英语! 除了当场测英语,すずり表示自己还碰到过要求提前做ppt并在面试时进行发表的形式:“我今年报了东工大和东大的两个专业,就被要求围绕志望理由、研究计划和毕业论文准备ppt并进行发表,时长在10-15分钟左右,花样还挺多。” *东工大 要说すずり的“高光时刻”,就必须要提一提她穿着一身便服去一桥面试的体验:“那天下着暴雨,我一想正装配浅口皮鞋不好赶路,就选了牛仔裤+白T恤的组合,进去后教授也没说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すずり报考的研究室的其他考生全是一身西装在考场外正襟危坐,但教授只收了すずり一人。 *一桥大学 作为名校志向塾Insights编辑部踩坑王,本人叠加了“转专业+报地方大学”的双重buff,来和大家介绍一下本人的踩坑体验。 本人今年报东北大学经济学研究科时,曾被教授问为何千里迢迢从东京跑来东北,我:“我是鲁迅先生的狂热粉丝!” 教授:“每年来报我们学校的中国留学生都是这么一套……” 我(认怂):“すみません、ありふれた理由で…” 教授:“いいの、いいの。” 我:“我还想体验地方风情!” 教授(微微皱眉):“……” 我(认怂):“不好意思,我不该称东北为‘地方’……” 教授:“反正我们都不是东北人,无所谓。作为留学生还是要体验多样的日本文化,了解了。” *东北大学 然后说一说本人因转专业饱受“拷问”的面试体验。 本人今年报考一桥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科研究者养成course时曾被教授问过转专业的理由。当时面试的时长是40分钟,最初的10分钟教授询问了志望理由和研究计划书概要及研究方法,后30分钟则集中问了我转专业的问题。 教授首先问了我转专业的理由,我结合了学部时修的经营伦理学的课,说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有关联分野的知识,而我选择的研究题目中所体现出的问题和我在打工时碰到的问题有一定的重合,我感觉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 之后,又问了我的毕业论文题目和选题原因。 由于我在研究计划书中提及将使用定量的研究手法,教授问我:“伦理学中使用定量研究手法想必非常少,你为什么选择做定量研究?” 我:“伦理学的研究手法大多是文献研究,这种研究受研究者主观影响较大,就算是在应用伦理学分野也很难有实际贡献、实践性也比较差。” 于是教授便要我解释为什么伦理学的实践性较差。本人在肯定了伦理学的精神史的意义后,给教授们例举了康德伦理学在电车难题上应用的困难。 结论:转专业的朋友们在准备大学院面试时也不要忽视本专业的知识回顾,国内大学毕业的小伙伴可以提前查阅一下本专业知识在日文中的表述以防万一。 以上就是本期有关文科大学院面试的内容。 最后祝各位考学顺利。 (名校志向塾 ビオ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