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人节临近,象征着浪漫的鲜花与巧克力早已成为这个节日的标配。
虽然沉浸在收礼喜悦中的恋爱少女们总能收获惊喜礼盒,但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年轻女性却面临着与众不同的文化习俗,她们在2月14日都承担着向异性赠送巧克力的特别任务。这份延续半世纪的独特传统,让不少日本女孩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为准备巧克力而忙碌。
日本情人节送巧克力的历史
1958年,在伊势丹新宿本店最先开始的巧克力卖场在第一年开设时,仅仅卖出了三块直板巧克力。而后森永制果公司开展“情人节巧克力”企划,以年轻女性为目标,在报纸上登载大量广告,以高昂的奖品刺激消费(比如企划第一年的钻戒),大力宣传情人节巧克力。
说明白点,在日本,情人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女生给男生送礼物。而这个礼物,绝大部分是巧克力,并且不是送给喜欢的人就完事了,送礼还得把身边的人都送一圈。
情人节送巧克力的习俗逐渐形成,而后这一习俗也渐渐转化成“情人节经济”,一到节日,商家就会投放各种各样的广告,商店的主角也变成了巧克力。据统计,情人节的经济效益是1300亿日元。
近年,收到巧克力的数量代表自己是否受欢迎逐渐成为风潮,有人得意有人愁。首先,日本女生在这天为自己心仪的男生或者恋人送出的巧克力,叫做「本命巧克力」(ほんめいチョコ),通常都会手工精心制作,只有一份,含义不言而喻。于是对含蓄的日本人来说,这一天也是女生向喜欢的男生告白的绝佳机会。
義理巧克力
日本女生还要送出很多人情巧克力,这种叫「義理巧克力」(ぎりチョコ),对象的范围比较广,可以是朋友、同学、同事、领导等等。这就跟“情人”没什么关系了,可以看成是一种礼节性的送礼,表达对对方的感谢。
在最近几年,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义理巧克力开始有了衰退趋势,但商家是智慧无穷的。在本命巧克力和义理巧克力之外,已经又派生出了女性之间互相赠送的“友人巧克力”;男性之间互现赠送的“强敌巧克力”;男性送给女性的“逆巧克力”以及买给自己吃的“自己巧克力”,而且这几种巧克力销路还都不错。
尤其是女性之间互相赠送的友人巧克力极具人气,据说一些商家看出商机,已经在情人节期间放弃了其他巧克力的制作,而专门制作这种“友人巧克力”来抢占市场了。所以说日本人过情人节,根本是巧克力厂的惊天阴谋啊!
日本人对于情人节的抵触态度越来越明显,有的公司已经开始禁止送义理巧克力了。即使义理巧克力的地位逐渐下降,日本巧克力制造商总有办法让你买。
粉碎情人节联盟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