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又是一条工作消息。
你是否还在为这样的情况感到困扰:
刚洗完澡,领导的消息来了
正要睡觉,群里还在讨论工作
周末逛街,手机疯狂震动
约会吃饭,工作群就没消停过
...
如果你已经受够了这种“永远在线”的工作状态,那这个消息可能会让你羡慕到跺脚——
在日本,下班后发工作消息已经被定义为"职权骚扰"了!这种行为在日语里甚至有了个专属名词,叫“チャットハラ”(私信骚扰)。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词的时候,还以为是在开玩笑。结果发现日本人是认真的!
他们把这种不分时间场合发工作消息的行为,直接定性为对员工“失联权”的侵犯。
说到职场骚扰,日本人的命名方式特别有意思:几乎每种骚扰行为都被赋予了一个专属名词,通常是将英文单词的前半部分加上"ハラ"(骚扰)。
这些词汇不仅在媒体报道中频繁出现,更被写入了相关法律法规。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职场骚扰的"专业术语":
1パワハラ:
最广为人知的是パワハラ(Power Harassment),即权力骚扰。
这指的是利用职务上的优势地位,对下属进行超出业务必要范围的精神或身体侵害。从直接的言语羞辱,到微妙的工作排挤,都可能构成パワハラ。
2セクハラ:
性骚扰(セクハラ/Sexual Harassment)在日本被细分为两类:对价型和环境型。
前者是以工作利益为条件进行的性要求,后者则包括在办公室散布带有性暗示的言论等,营造令人不适的氛围。
3マタハラ:
マタハラ(Maternity Harassment),即孕期骚扰。
这个概念反映了日本职场对待孕育女性的特殊问题,从暗示辞职到强制调岗,都属于这个范畴。
4チャトハラ:
新兴的チャトハラ(Chat Harassment)随着远程办公兴起。
深夜发送工作消息、要求立即回复、在群聊中公开批评,这些行为都可能构成通讯骚扰。
根据日本《劳动施策综合推进法》规定,职场骚扰行为面临多层次的处罚体系。
企业最高可被处以300万日元罚款并公开曝光;个人要承担民事赔偿,金额从数十万到上千万日元不等;情节严重者还将面临降职、停职直至解雇的处分,如果构成犯罪则需承担刑事责任。
法律采取累进制,再犯从重处罚,且举证责任在被告方,大大提高了对骚扰者的威慑力。
日本劳动组合联合会2023年的调查揭示了日本目前チャットハラ的现状。
调查显示44.7%的职场人士认为チャットハラ是一个严重问题,主要骚扰形式包括非工作时间的频繁骚扰消息、过度要求即时回复、发送不当内容、以及在群聊中进行人身攻击等。
特别是在疫情后远程办公常态化的背景下,这些问题表现得更为突出。
调查还发现, 职场骚扰对受害者造成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调查显示,大部分受害者表示精神压力增加,工作积极性有所下降,甚至有人因此考虑转职。
这反映了日本职场文化正处于转型期。相比法国、意大利等已将"失联权"(right to disconnect)写入法律的国家,日本在这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不过,由于人口减少导致劳动力短缺,预计在往后几年这一权利的保护将会逐步加强,最终可能从非强制性指导发展为立法保护。
首先,从人口结构来看,日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人才危机。
根据内阁府的数据,日本的生产年龄人口将从2014年的7,785万人持续下降,预计到2030年将减少约1,012万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留住人才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
而新一代年轻人的就业观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调查显示,"希望能快乐工作"已经成为求职者的首要考量。传统的那种"随叫随到"、"无条件服从"的工作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生代员工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企业也意识到,仅仅提供高薪已经不够了。数据显示,即便有41万日元的高月薪,2026届的应届生们也会在福利,假期,工作环境等方面做更多考虑——83.8%的人即使拿到offer也选择"再看看"。这说明年轻人更看重的是整体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因此,禁止下班后联络这样的制度创新,实际上是企业在人才市场竞争中的一种自我革新。
它不仅是对员工权益的保护,更是企业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连那些传统的日本企业也开始重视起"失联权"——在这个人才稀缺的时代,谁能给员工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谁就更有可能在人才争夺战中胜出。
近几年日本企业开始用实际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前面提到的东京IT企业实施"数字排毒日",每周五下午四点后自动关闭所有内部通讯系统。这种变化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好处。
根据一项研究,那些明确规定"禁止下班后联络"的公司,不仅员工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上升了。
看来,让员工好好休息,对公司来说也是件双赢的事。
更重要的变化是,日本的职场文化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以前那种"我当年被前辈这样训练过"的思维方式正在消失。在令和时代,日本企业开始追求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那种动辄批评打压的管理方式也逐渐过时。
从最初的"社畜文化"到现在的"失联权"保护,这种转变让我们这些将来可能留日的学生看到了日本职场的新希望:工作效率的提升不一定要以牺牲个人生活为代价,建立健康的工作界限反而能带来更好的产出。
对于厌倦了不断内卷,透支身体的工作,正在寻找海外发展机会的中国年轻人来说,日本职场对"失联权"的重视,或许能成为选择就业目的地时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毕竟,谁不想要一个真正能下班的生活呢?
同学们有任何在日考学及生活相关问题,都欢迎随时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名校志向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