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陈芨,出身安徽芜湖,2005年4月来日本留学, 2006年4月考入东京大学文科二类经济学部。2010年东大毕业后,进入外资金融公司就职。2009年起担任名校志向塾讲师,主讲科目为日语记述、校内考小论文、面试。
陈芨是2009年9月开始到名校志向塾工作,担任日语记述、小论文、面试指导的工作,主要针对目标为东京大学、庆应大学、早稻田大学、一桥大学的学生进行辅导。
在塾里,学生能得到什么呢?陈芨分析道:“对中国留学生来说,日本的大学校内考、面试,是之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接受笔试日本的大学是第一次,经历面试又是第一次,而且大学所要求的小论文的写法和国内的作文是不同的,作文比较讲究词藻的丰富,而日本的小论文是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怎么看待社会,如何看待日本政府接收外国移民政策等等,这些问题和留学生息息相关,但是在中国时都没有接触过的。塾的老师都有充分的面试经验,有些老师在日本就职,不仅仅了解大学的面试,而且对整个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也有充分的把握。了解日本老师对留学生是怎么看的,老师想了解学生的哪个方面。一般来说,老师想知道学生有没有学习的基础以及思维表达能力……塾的老师通过最贴近现实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出考大学所需要准备的内容。不上塾,你可能很难事前体会到考日本的大学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陈芨认为,校内考中的小论文和日本留学考试息息相关。留考里的记述字数要求是四五百字,题目的构造和托福考试相像,给一段论述,让你发表意见,从这个结构可以引申到大学校内考的小论文考试方式,首先要求学生要有日语的基本功,基本的素质要达到,必须掌握一些必要的课题,这是很有挑战性的事。大学校内考出的题目比较难,给你一篇文章,让你写对作者的论述的想法。有的题目比较抽象,如有一年东大的考试的题目是“不见得‘正确的东西’就卖得好,‘正确的东西’为了赢得市场,该做出怎样的努力,请阐述你的意见”,面对这种抽象的题目,如果学生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很难在两个半小时之内写两篇1400字的文章。所以,学生尽量在平时多读书,比如日本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书,阅读书籍来增加一些课外知识。
众所周知,日本社会很重视面试,陈芨给学生的建议是:大家都喜欢有朝气的人,所以学生要把自己的学习欲望、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留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很重要。学生首先要准备三个核心问题:一是为什么来日本,二是为什么报考这所大学和这个专业,三是学成之后干什么。老师试图通过这三个问题了解你心里的真实想法。在和教授探讨你为什么来日本这个因素时,学生要有一些深层次的思考,你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你是被日本的哪一点所吸引的,对日本的学习环境了解多少,这些都需要事先做一些准备。不要机械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是抱着希望了解你的心情来提问的,所以你要多展现自己,回答的时候多给老师一些信息,给老师了解你的机会,比如谈到看了一本书,你要具体说出这本书哪儿有趣。
置身东大,陈芨最大的感受是没有被当成外国人。中国留学生和日本人面孔差不多,而且你还说着日语,周围的日本学生不会按照跟外国人说话的标准来跟你说日语。
“我没有感觉对方因为我是外国人而有什么区别对待,我觉得挺容易融入日本人学生中,当然你在进大学之前,你所做的积累是很重要的,比如日语的基础,对日本社会的了解。”陈芨如是说。在东大,陈芨切身感受到周围聪明人多。他还观察到这么一件事:“中国人中脑子特别聪明的人,通常不露声色,而日本人正相反,日本的大学生越是脑子转得快的人,说话越快。”
日本的大学生到大三,大四就要开始就职活动,东大学生也不例外,名牌大学学生的优势充分体现在就职上,眼看很多同伴进入了知名大企业工作,进入多少大学生梦寐以求的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处工作。陈芨也不例外,毕业后进入外资金融公司工作。进什么样的企业工作对一个人的人生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然,进名牌大学的意义也不止于就职,对陈芨来说,在东大四年,充分融入日本的大学生活,视野变得特别开阔,说话行事也更有条理了。陈芨眼中的东大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很强,每年大学举办学校文化节,学生们总是把活动策划得头头是道,怎样出店,怎样盈利,怎样利益分配,活动搞得有模有样。对留学生来说,参与这样的活动,对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名牌大学的学生的交流能力、实际行动能力,都是让人感佩的。东大还有很多社团组织、俱乐部,比如球队成员每天在一起训练,同一个俱乐部的人形成非常紧密的联系纽带,这对个人来说是收益终身的人际网络。
追求余白之美
关于日本文化,陈芨说对日本的设计风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宣传手册、各种传单等设计得十分精美,比如宣传册上字不多,只有几幅画龙点晴的图片,总的印象是余白比较多。可能其他国家的人来设计,会想方设法把设计空间填满。东京是繁忙的都市,人的心理比较压力大,从各种设计上的余白可以看出,日本人善于追求余白之美,追求心灵上的“宽裕”。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设计中能看出日本人的文化品位。
谈起日本留学的优势,陈芨的回答是简洁明了的:“留学日本,更容易进入国际名企,你原先就会英语,再学习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国家的语言——日语,掌握中日英三门语言,你就可以和整个世界做生意了。留学生在日本可以接触到不同世界观的人,日本在亚洲是很独特的存在,通过日本,你可以了解欧美文化,因为日本人比较喜欢欧洲的文化,也可以接触亚洲其他地区的文化。”
东大毕业后,陈芨到某知名日资证券公司工作一年,而后到外资投资银行工作两年。投行的工作状态,是外人难易想象的紧张和辛苦。早上5点半起床,6点到公司,因为时差关系,有些美国的公司的业绩公布、营收情况发过来是清早发过来的,需要及时对应。一天的上班时间很长,晚上10点半左右下班,都在马不停蹄地转。进入日本的结算期时,一般晚上要工作到12点半。一天内所做的就是工作、睡觉两件事。
就算是这样,陈芨也为自己找到了精神上的“余白”,日本企业以及外资企业的经历给了他宝贵的经验和精神财富。作为电子部件行业的日本股票分析师,陈芨对日本企业以及相关行业有了长足的了解。因为日本市场太特殊了,竞争异常激烈,外资企业欲在日本存活,要比在别的国家和地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让消费者接受。企业在日本经历过考验,在别的地区基本也能适应了。如宝洁公司在全球范围都设点,日本是竞争异常激烈的地区,在日本宝洁的运作以及生产出的宝洁产品,都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再如,日本的电子产业链是非常强的,高端的电子产品如iPhone、iPad的一些零部件是在日本生产的。从把握产业链的股票的价值,进而认识整个行业,陈芨说,有一种全球时时刻刻在自己脑中的感觉。在日本的外资企业工作,对自己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公司内部是日语、英语都用,有时也用到中文,因为有些电子产品是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加工的。
2012年11月,陈芨又迈出了重大的一步——正式加盟名校教育集团。集团属下的名校志向塾在日本的留学生进学辅导市场中属于领头羊的位置,他正是看好了塾的发展前景。陈芨希望能够把自己以往的工作经验活用到名校志向塾的管理和运营中。
追求余白之美,心中自然宽裕。眼下留学生进学辅导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陈芨说:我们不会去评判对手如何,关键在于把自己的服务做好,让我们的品牌和理念体现在留学生身上。